甘于奉献的“陶老师”
——南京市中小学生谈心电话“陶老师”热线侧记(下)
“为什么在和陶老师交流后,飞飞就没在教室里打其他小朋友?”对于这个疑问,飞飞的爸爸也不得而知。而小飞飞透露:“‘陶老师’说的话金沙4399js网站就是愿意听。”
“陶老师”的话为什么中小学生们愿意听?几句话为何就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?
关键词:专业
拒绝采访,为求助者保密
尊重、接纳、真诚、保密。“陶老师”们胸牌上的8个字也许是这个疑问的最好解释。
“尊重每一个求助的学生或家长;接纳每一个求助学生或家长的想法和感受;坦诚与求助对象沟通,不虚伪不假装;在咨询伦理要求的范围内为求助对象保密。”“陶老师”热线负责人陶勑恒说,他们这样写,也是这样做的。
曾经因患厌食症体重降到
曾经患癔症失明的江小雪在第一次和“陶老师”交流后,就亲切地叫起了“陶老师”陶老头。
“陶老师”们主要来自学校的咨询员,长期的教师生涯会使他们在咨询中不自觉地以教师的角色出现,“陶老师”工作站明确提出了“打掉教师腔”。
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,在这么多年与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,“陶老师”们在接受采访时从来不涉及具体案例。本报的这次采访,也让“陶老师”们伤透了脑筋,最后,在经过学生和家长本人同意的情况下,记者才了解到了“陶老师”们鲜为人知的工作经历。
无病假设,把求助者当常人
“陶老师”从不把求助者看作一个病人。
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郑爱明说,“陶老师”们能成为这么多中小学生以及家长的知心朋友,这和它“无病假设”的理念不无关系。
当前,金沙4399js网站国心理咨询中存在一种治疗倾向,强调疾病诊断、忽视咨询关系。“陶老师”们认为:求助者各种看上去有不良倾向或伤害性的问题,本质上都是寻求发展的一种表现,而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寻求发展的倾向和动力,正是求助者自金沙4399js网站改善的根本资源。
“厌学”是时下最令学生和家长烦恼的问题,在“陶老师”热线中占了较大比例。厌学的孩子看上去是逃避学习,背后是因为其自尊在学业中得不到体现;厌学孩子的家长,表面上是在处理孩子问题上存在种种失误,背后则是因为这些家长觉察不到对孩子的“爱”。
“陶老师”们在处理这类案例的经验就是:学习问题往往要在学习外面下功夫,要调动孩子寻求自尊和爱,引导家长觉察到自己对孩子的爱来接纳孩子,协调家庭亲子关系,从而达到解决学习问题的效果。
角色扮演,体会求助者感受
“陶老师”是一支由76位心理咨询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。热线接待队伍中,38位是获得南京市教育系统资格认证的中小学优秀心理咨询员,14位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二、三级心理咨询师,2位是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专业心理咨询员;面询队伍中,1位是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,6位是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,1位是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专业心理治疗师,1位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心理治疗专家,9位是南京市教育系统资格认证的中小学优秀心理咨询员。
每个星期、每个月,“陶老师”们都有固定的培训时间。碰到问题,“陶老师”随时进行交流。
朱燕丽是“陶老师”热线的接待员。刚到热线不久,这个去年刚毕业的大学生接到了一个电话,经过10多分钟的交流,她判断,来电的女孩应该先到脑科医院做个检查。“你可以给她更多帮助的!”当她刚放下电话,旁边接线的袁芳老师就对她提出了意见。“为什么?”“她既然给你打电话,就说明她希望得到更多帮助。”“可是,她已经病得不轻了……”两个人争执开了。
“金沙4399js网站的争执引来了另外一位老师,他立即让金沙4399js网站进行心理学中的角色扮演。金沙4399js网站演电话求助的女孩,袁老师演金沙4399js网站。”朱燕丽说,经过扮演,她发现,那个电话,自己确实可以向咨询者搜集更多的信息,做得更好。
关键词:奉献
学生们需要“陶老师”,学生们喜欢“陶老师”。熟悉“陶老师”的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周红说:“陶老师”工作站是一个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心理健康服务的公益性机构,没有“陶老师”们的奉献,热线走不到今天!
“陶老师”工作站76位团队成员中绝大部分人员都是志愿者,他们各自的本职工作是在大中小学及医院从事心理咨询的相关工作,接热线、做面询、危机干预都是利用的业余时间,而且没有报酬。
“尽管这样,他们的工作从来都是兢兢业业,没有半点马虎。” “陶老师”工作站负责人陶勑恒说。
伯乐中学的王瑞红老师,老公长期在外地工作,儿子生病住院没人照顾,她没有请假;梅园中学的王天文老师,星期三由于心脏不好被急救车送到医院,星期天就坚持来给学生做面询;二十七中的潘健卫老师,每次为了多面询一个学生,从来都是带着泡面来到咨询室,常常是面泡了却没有时间吃;溧水高级中学的徐士松老师每次来热线坐车就要两个多小时,却从来不迟到……
2007年暑期扩建工程紧张进行期间,热线接待员在没有空调、没有窗户的
“陶老师”热线有个专门的危机干预手机,96111只要接到处理不了的问题,就会立刻转到危机干预员的手机上。轮到哪个危机干预员值班,哪个就得手机不离身,连上厕所的时候都要带着。
危机干预电话随时来了就要随时去处理。一次危机干预员接到一个小灵通打来的电话,电话里的女生要跳楼自杀,危机干预员觉得情况紧急,寻求110帮助后查出了当事人具体地点,赶往现场,经帮助当事人放弃了自杀意图,然后危机干预员又协助对方处理一些具体问题,历时好几个小时。解决好问题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,这时候,危机干预员才发现自己还没有吃晚饭。危机干预员深夜接到电话的频率不算高,但只要有一个电话,一整夜就别想睡了。
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傅宏是见证人。他认为,“陶老师”工作站的成功还在于它“政府搭台,专家们唱戏”的模式。
“陶老师”热线开通时,就是由南京市教育局和晓庄学院联合主办的。南京市教育局和晓庄学院对热线都给予了很大的投入。
没有办公地点,晓庄学院拿出了原来新街口校区的办公室,现在又拿出了莫愁路校区的几层办公楼。
热线当初的号码是84724111,普通的南京市电话号码。为了方便中小学生们寻求帮助,2005年,市教育局每年拿出4.8万元改成短号码96111。热线24小时开通,教育局每年拨款30万元经费支持。
“5·
“陶老师”工作站专业督导、南京脑科医院副院长张宁说,没有创办人陶勑恒的执著,也没有今天。
“热线”开通之初经历了一个比较火热的时期,但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,由于种种原因,热线却迎来了它的低谷。就在最初的一些志愿者开始打退堂鼓时,陶勑恒仍然乐呵呵地干着,每天睡五六个小时,到处学习、到处取经,学生随时有问题随时去解决。在组建了76位“陶老师”大军的同时,他还培训了1627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,遍布了南京所有中小学;培训了179名取得专业资格的学校心理咨询员,覆盖了150多所中小学。
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说,“他对青少年的关爱成就了他的这份事业”。而陶勑恒自己则很谦虚:“金沙4399js网站就是喜欢心理咨询这份工作!”
南京大学社会学专家朱力教授说,一个城市的社会气候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杆。“陶老师”们16年来不图名不图利、为中小学生们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,正是社会互助精神的体现。他们本身就是南京城市文明的象征。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市民的科技、文化、心理等素质,“陶老师”们改善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,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、推动南京更加文明做出了贡献。
本报记者 谈洁 本报通讯员 施萱